熱門搜索:
1. 質量即生命
由于生物制品通常是直接注射給藥,產品若遭受病毒污染,對患者可能造成重大傷害。在人類歷史上,和血液制品等都曾出現過病毒污染的案例。
現代生物制品經常使用動物細胞來作為蛋白表達生產系統,以*產物的正確構象和活性,比較常見的一種就是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系(CHO細胞)。作為嚙齒類動物細胞,CHO細胞常表達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樣顆粒,在細胞上清中通??蓹z測到 10 3 ~10 9 /mL 逆轉錄病毒樣顆粒。這些顆粒形態、生化性質、序列等與傳染性逆轉錄病毒相似。
CHO細胞培養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外源性病毒污染,各國藥監機構要求臨床試驗前和生產階段前的申報材料中,純化工藝必須經過病毒清除/滅活驗證,以確保無論是臨床試驗患者注射用,還是推向市場的產品,均不會出現病毒污染,釀成重大醫療事故。
圖1 病毒清除/滅活環節在生物制品產業鏈中的位置
2. 國內外病毒清除驗證法律法規
美國、歐盟法規建立相對較早,體系相對健全;國內法規發布較晚,主要在參照美國、歐盟法規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做了一定的完善。
隨著國外申報或中外雙報的生物制品企業越來越多,本文整理了關于國內外病毒清除驗證法律法規及遵循的指導原則,見表2。
表2 國內外病毒清除驗證法律法規
二、病毒清除驗證常用指示病毒
病毒清除/滅活驗證中,較好的情況是把每種可能出現的污染病毒都做一次驗證,研究數據越多、覆蓋面越廣、報告說服力越強,但考慮時間、人力和資金的成本,每種病毒都做一遍,不太現實。
結合已有的科學研究,美國、歐盟等藥監機構官員及病毒學領域的科學家提出了指示病毒的概念,即建議在病毒清除驗證過程中采用的病毒包含以下四種特性即可:“單鏈和雙鏈的RNA及DNA、脂包膜和非脂包膜、強和弱抵抗力、大和小顆粒等”。
具體來看,在IND階段,主要以逆轉錄病毒、細小病毒和皰疹病毒的清除能力作為抗體或者融合蛋白的病毒清除驗證指標。在NDA和BLA階段,主要使用3~5種指示病毒,呼腸孤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多瘤病毒等其他種類病毒的比例會有所增加。
表3 四種常用指示病毒性質